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齐正路1号
电话:025-52623756
传真:025-52617569
Emailyang.senin@njyangchen.com
GY-6D快速扫描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是为对流天气进行高敏感性和快速扫描而专门设计的,利用最新的双线偏振技术以及雷达快速扫描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改进设计而成。相比固态多普勒天气雷达而言,该型雷达因独特的双线偏振技术在定量降水估计及粒子相态识别能力(识别冰雹(干雹、湿雹)、霰、雪、降水、地物等)上有着极大的优势。GY-6D快速扫描技术使得雷达可以实现分钟级高精度体扫数据输出,对于快变灾害性天气的探测较大的时间和产品优势。雷达适用于车载机动和固定站安装等多种场合,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使用产品软件自动进行后处理和显示,并给出实时的气象数据产品(Z、V、W、Zdr、Φdp、Kdp、ρhv)。其不仅能够探测降水云高、云厚、云底高、云内含水量,而且还可以探测降水云中流场径向分量及风暴中的气流和湍流的活动区,对中小尺度风暴、冰雹、强的风切变、气旋、龙卷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具有实时监测和报警能力,并且具有获得环境风场的能力。雷达具备相态分类能力,且可以对风暴、冰雹和暴雨发出自动报警。
产品特点
(1)固态发射技术,发射功率低,电磁污染小,无寿命件,维护成本低;
(2)脉冲压缩技术,提高雷达距离分辨力,精细化探测;
(3)双线偏振技术,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计能力,雷达具备相态识别能力
(4)发射功分,接收恒温,保证雷达双通道收发一致性。
(5)高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先进的机内在线实时标定和自检技术;
(6)气象产品丰富,标准化数据格式;
(7)可靠性高,全天候连续运行,无人值守;
(8)辅助人影作业指挥;
(9)一体化整机设计,多样化装载方式;
(10)快速扫描技术,在数据精度保持不变情况下,雷达方位转速最快可达1 0 rpm,分钟级体扫数据输出能力,提高雷达对快变灾害性天气的探测能力
主要指标
雷达体制 |
全固态全相参双偏振 |
||
工作频率 |
X波段,9.3GHz~9.5GHz范围内可选 |
||
探测距离范围 |
强度 |
警戒≥240km,定量≥120km |
|
速度 |
≥120km |
||
谱宽 |
≥120km |
||
极化参量 |
≥120km |
||
高度 |
200m~24km |
||
方位角 |
0°~ 360°(无限制) |
||
俯仰角 |
-2°~ +90°(电气及机械限位) |
||
参数测量范围 |
强度 |
-15dBZ~+75dBZ |
|
速度 |
±48m/s@60km |
||
谱宽 |
0~16m/s |
||
差分反射率 |
-8~8dBz |
||
差分传播相位 |
-180°~180° |
||
差分传播相移率 |
-2°/km~+10°/km |
||
相关系数 |
0~1 |
||
分辨率 |
距离 |
≤75m |
|
角度 |
与波束宽度一致 |
||
强度 |
0.5dBZ |
||
速度 |
0.2m/s |
||
谱宽 |
0.2m/s |
||
差分反射率因子 |
0.01dB |
||
差分传播相移 |
0.01° |
||
差分传播相移率 |
0.01°/km |
||
零延迟相关系数 |
0.001 |
||
测量误差 |
距离 |
≤75m |
|
角度 |
≤0.1° |
||
强度 |
≤1dB |
||
速度 |
≤1m/s |
||
谱宽 |
≤1m/s |
||
差分反射率因子 |
≤0.2dB |
||
差分传播相移 |
≤2° |
||
差分传播相移率 |
≤0.2°/km |
||
相关系数 |
≤0.01 |
||
天馈线分系统 |
天线型式 |
旋转抛物面 |
|
极化方式 |
水平极化、垂直极化 |
||
天线口径 |
1.8m |
2.4m |
|
增益 |
≥41dB |
≥44dB |
|
波束宽度 |
≤1.3° |
≤1° |
|
最大副瓣电平 |
≤-27dB |
≤-29dB |
|
伺服分系统 |
扫描方式 |
PPI、RHI、体扫、扇扫、定点扫、手控扫描 |
|
扫描范围 |
方位0°~360°,俯仰-2°~+90° |
||
扫描速度 |
方位0~60°/s,误差不大于5% 俯仰0~12°/s,误差不大于5% |
||
定位精度 |
方位≤0.1°,俯仰≤0.1° |
||
控制精度 |
方位≤0.1°,俯仰≤0.1° |
||
TR分系统 |
发射机类型 |
全固态发射机 |
|
接收机通道数 |
双通道 |
||
峰值功率 |
≥400W |
||
相位稳定度 |
≤0.18° |
||
接收机灵敏度 |
≤-108dBm@2MHz |
||
噪声系数 |
≤3dB |
||
A/D变换位数 |
16位 |
||
线性动态范围 |
≥95dB |
||
最大占空比 |
15% |
||
最大脉冲宽度 |
300μs |
||
脉冲重复频率 |
500Hz~4000Hz |
||
信号处理分系统 |
脉冲压缩宽度 |
0.5μs |
|
A/D转换器位数 |
16位 |
||
库长 |
30m、60m、120m、240m (可选) |
||
距离库数 |
≥2000 |
||
去速度模糊处理 |
变T比为3/4 |
||
地杂波抑制比 |
≥50dB |
||
速度处理方式 |
PPP |
||
PPP处理脉冲数 |
32/64/128/256(可选) |
||
输出信号 |
强度未抑制UZ、强度Z、速度V、谱宽W、差分反射率ZDR、差分传播相位PHIDP、差分传播相移率KDP、相关系数ρHV |
||
监控与标校分系统 |
监控 |
对雷达主要工作参数进行采集,实现遥控开关机、工作方式转化,对雷达主要工作状态、主要故障的监视和显示 |
|
标校 |
在线标校,自动标水平、自动标北,标定误差不大于0.1° |
||
通讯传输分系统 |
协议 |
TCP/IP协议 |
|
网络和通讯传输 |
具有对外通讯接口,可利用3G网络和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对外通讯,进行数据远程传输,具备远程遥控、遥测、遥传功能。 |
||
可靠性与维修性 |
开机时间 |
≤5min |
|
连续工作时间 |
≥24h |
||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
MTBF≥3000h |
||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
MTTR≤0.5h |
||
环境适应性 |
工作温度 |
0℃~40℃(舱内),-40℃~50℃(舱外) |
|
贮存温度 |
-40℃~60℃ |
||
抗风 |
8级风能正常工作,10级风不被损坏 |
||
最大湿度(+30℃) |
舱外装置:≥95%,舱内装置:≥90% |
||
海拔高度 |
≤5000m |
||
电源 |
系统电源要求 |
AC 220×(1±10%)V,50Hz±2Hz |
|
单雷达功耗 |
≤1.5kW |